4006-998-758
3000+课程任你选择
“架构未来”工作坊
研发学院 “架构未来”工作坊
付晓岩

现任:IBM副合伙人、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核心锐变团队业务发展和交付总监。

2000年8月加入某国有大行,工作近20年,有总分支行多个层级的工作经验,在业务领域工作12年,多次获得总行、分行级嘉奖;IT领域工作8年,在该行“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”项目中担任企业级业务架构师长达6年多,曾担任产品模型组组长。表现优异,是业务与技术复合型人才。

热衷实践和分享,积极传播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理念。思考新技术对金融业务的深刻影响,对区块链带动的金融变革有持续研究,曾作为业务架构师参加数字货币研发项目。累计在各类技术论坛发表有影响力的业务架构、金融科技、区块链类文章数十篇,是InfoQ平台特邀作家、巴比特专栏作家。运营原创性个人公众号:晓谈岩说。

2019年首届中台大会演讲嘉宾,2020年OpenGroup、中国软件技术大会、系统架构师大会、数据库大会、QEcon、Gdevops、中国DevOps等技术峰会演讲嘉宾。


查看老师详情
课程内容

课程简介

《“双智时代,架构未来”工作坊》围绕企业数智化转型中非常需要的整体转型基础方法论——企业架构方法论展开,系统化解析企业架构的核心逻辑与实施路径,并将讲师基于AI编程的企业架构智能化工程实施探索全面融入课程,尤其是全面落地架构实施的“实战篇”中。课程通过价值篇阐述业务能力定义、架构协同等理论体系,结合金融、制造等行业标杆案例剖析企业级工程实践;实战篇从战略拆解、流程建模、数据治理到组件化设计,提供全流程落地方法,涵盖业务架构、应用架构及技术架构的多维视角,并融入康威定律、TOGAF等经典理论工具。课程注重体系化思维与结构化方法,为企业构建数智化能力、应对复杂协作挑战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法。讲师通过大语言支持的AI编程工具对企业架构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探索,并基于此形成了AI时代业务系统架构、人机协同的新思路。

 

课程时长

2-3天(6小时/天)

 

课程大纲

  • 个人简介

价值篇

  • “数智化”到底是做什么

  • “双智时代”已经开启

  • “软件定义一切”带来的“数智深化”

  • “数智深化”需要在哪里突破?

    • 流程的突破口:马斯克“五步法”

    • 数据的突破口:直抵一线的数据要素

  • 这个突破口就是对业务能力的清晰定义

  • 业技融合的关键也是对业务能力的共识

  • 企业在应用侧也面临对整体视图的刚需

  • 努力让自己看得更清晰吧

  • 常见的四种架构

  • 四种架构之间的关系

案例篇

  • 企业架构到底能不能做成

  • 案例1-1: 全球独有的整体转型案例

  • 案例1-2: 要根据目标选择方法

  • 案例1-3: 自顶向下的转型方法论

  • 案例1-4: 工程价值源自于深入的能力分析

  • 案例1-5: 为能力而投入

  • 案例1-6: 能力一定要落地

  • 案例1-7: 企业架构实施成果

  • 案例1-8: 企业级知识管理能力的实现

  • 案例1-9: 关于企业架构项目的组织

  • 案例1-10: 通过企业级工程建立企业级协作

  • 案例2-1: 总体介绍

  • 案例2-2: 微服务设计

  • 案例2-3: 对既往方法的改进

  • 案例3-1: 需求分析

  • 案例3-2: 顶层设计

  • 案例3-3: 需求智能化生成

  • 案例4-1: 在华为转型中功不可没的企业架构

  • 案例4-2: 沉淀公用能力,搭建核心系统

  • 案例4-3: 以“可HR”为例看公共能力沉淀

  • 案例5: 投资过百亿、长跑过十年的美的数字化

  • 案例6: 高度自研的小型国企数字化

  • 案例7: 打补丁总有不行的一天

实战篇

第一部分:经典理论

  • 经典回顾1: TOGAF的核心ADM

  • 经典回顾1: TOGAF的架构治理

  • 经典回顾1: 关于EA失败常见原因的总结

  • 经典回顾2: CBM的业务组件

  • 经典回顾2: 热点分析

  • 经典回顾2: 系统分析

  • 企业架构理论的发展趋势

  • 永恒的难题:颗粒度问题有解吗?

  • 小结:企业架构方法论都包括什么

  • 零代码可以很厉害

  • 本节推荐书目

第二部分:通用过程

  • 企业架构总体设计过程

  • 企业架构设计可能需要哪些人员参与

  • 学习方法论的三次进阶和两个视角转换

  • 无处不在的架构,商业电影中的架构

  • 本节推荐书目

第三部分:战略分析

  • 战略部份1:支持战略落地

  • 战略部份2:进行战略分析与设计的简单工具

  • 战略部份3:求助经典,帮助自己建立分析结构

  • 战略部份4:万法最终归一,落差分析法

  • 战略部份5:战略拆解的工作模式

  • 战略部份6:战略能力拆分思路示例

  • 战略部份7:可参考的能力清单样式

  • 战略部份8:战略能力分解示例1

  • 战略部份9:战略能力分解示例2

  • 战略部份10:战略能力的责任矩阵

  • 战略部份11:持续动态的企业价值链重塑1

  • 战略部份12:持续动态的企业价值链重塑2

  • 战略部份 13 :战略解析的理想人员能力配置

  • 战略部份 14 :工具平台介绍——战略部分 1

  • 战略部份 15 :工具平台介绍——战略部分 2

  • 本部分推荐书目

第四部分:组织分析

  • 组织部分1:康威定律的影响

  • 组织部分2:正确看待组织结构壁垒

  • 组织部分3:角色定义对后续工作很有价值

  • 组织部分4:对组织结构的理解也需要“数智深化”

  • 组织部分 5 :工具平台介绍——组织部分

第五部分:流程分析

  • 业务架构分析常见的四大模型

  • 流程模型1:理想的流程模型梳理目标

  • 流程建模2:用价值链和业务领域打造架构棋盘

  • 流程建模3:定义业务领域的视角

  • 流程建模4:业务领域的定义描述

  • 工作坊总体梳理框架介绍

  • 工作坊一阶段梳理任务

  • 业务领域与价值链梳理

  • 业务背景图梳理

  • 业务背景图梳理结果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价值链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业务领域背景图

  • 流程建模5:基于价值链梳理业务流程

  • 流程建模 6 :工具平台介绍——价值链部分

  • 流程建模7:业务活动如何定义

  • 流程建模8:活动中的业务事件如何定义

  • 流程建模9:如何定义流程图中的四级任务

  • 流程建模10:进一步将任务展开的步骤级

  • 流程建模11:步骤级描述的示例

  • 流程建模12:业务规则描述的示例

  • 流程建模13:管理好标准动词库

  • 流程建模14:流程模型整体视图

  • 小结:流程建模总体工艺

  • 参考设计(示例1)

  • 参考设计(示例2)

  • 参考设计(示例3)

  • 参考设计(示例4)

  • 工作坊二阶段梳理任务1

  • 工作坊二阶段梳理任务2

  • 业务活动梳理框架

  • 参考素材(客户自行提供)

  • 比较结果

  • 各组拟梳理业务流程(随堂现场指定)

  • 课堂练习结论

  • 流程建模15:从价值链出发逐层引导需求

  • 流程建模16:通向价值导向的流程优化

  • 流程建模17:可以结合用户体验进行流程建模

  • 流程建模 18 :工具平台介绍——流程部分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业务流程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业务规则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标准动词

第六部分:数据分析

  • 数据建模1:数据模型的理想梳理目标

  • 数据建模2:FSDM套路简介

  • 数据建模3:数据模型的顶级分类

  • 数据建模4:九大领域的实际落地

  • 数据建模5:主题域参考

  • 数据建模6:实体是什么

  • 数据建模7:实体的类型

  • 数据建模8:属性是什么

  • 数据建模9:数据实体和属性的迭代建模过程

  • 数据建模10:形成主题域级的实体关系图

  • 数据建模11:实体建模示例

  • 小结:C模型建模的主要内容

  • 参考设计(示例5)

  • 参考设计(示例6)

  • 工作坊三阶段梳理任务

  • 业务对象与数据实体梳理框架

  • 数据实体聚类梳理

  • 数据梳理课堂练习结果

  • 课堂练习结论

  • 反向建模练习1:从界面可以看到哪些数据实体

  • 反向建模练习2:从界面可以看到哪些数据实体

  • 从库表反推的方法及对重构的指导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数据模型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主题域关系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完整数据模型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反向数据模型

  • 大模型对数据模型图片的模仿

  • 工作坊四阶段梳理任务

  • 数据建模 12 :工具平台介绍——数据部分

第七部分:组件分析

  • 组件分析1:流程与数据相结合

  • 组件分析2:业务组件分析示例

  • 组件分析3:业务组件层面的串接

  • 工作坊五阶段梳理任务

  • 组件梳理

  • 组件梳理课堂练习结果

  • 组件建模 4 :工具平台介绍——组件部分

  • 关于业务组件的思考

  • 业务架构就是通过流程结构加数据结构推导能力结构

  • 业务架构设计交付件参考清单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业务组件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业务组件架构图

第八部分:应用分析

  • 应用架构设计1:总体方法

  • 应用架构设计2:完整工艺

  • 应用架构设计3:组件内部的设计工艺

  • 应用架构设计4:从业务模型到应用的解读方法

  • 应用架构设计5:服务的拆分

  • 参考设计(示例7)

  • 应用架构设计6:企业级应用架构示意

  • 再次回顾企业架构全景图

  • 工作坊六阶段梳理任务

  • 构建衔接逻辑

  • 示例参照1

  • 示例参照2

  • 示例参照3

  • 应用架构梳理结果

  • 业务组件反推结果

  • 业务组件与应用组件映射关系

  • 再来理解下对企业架构常见的一些疑问

  • 实战部分总结:理解架构思维的关键认识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数据架构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数据库设计

  • 大模型设计的库表关系图

  • 大模型设计的应用架构

  • 大模型设计的服务接口

  • 大模型设计的服务链路图

  • 大模型分析的技术架构

  • 大模型绘制的技术架构图

  • 大模型设计的开发任务管理

  • 大模型绘制的计划图

  • 大模型进行的测试工作 1

  • 大模型进行的测试工作 2

  • 大模型进行的测试工作 3

  • 大模型绘制的测试工作执行情况思维导图

  • 用户管理模块上线后的界面截图

  • Cursor的开发页面

  • 扩展:如何系统思考数智化?

  • 思考:引入企业架构的“缘分”

展望篇

  • DeepSeek带来的改变到底是什么

  • AI时代业务系统的可能架构形态

  • 底层的思维模式正在顶层的智能应用中越来越直接地显现

  • 人工智能在B端应用中值得关注的方向:Agent

  • 资源分享

返回上一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