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6-998-758
3000+课程任你选择
系统思考力——创新增长、解决问题、战略决策
领导力学院 创新
郑寅秋


课程大纲


郑老师

13年思维技术培训辅导经验

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

中国逻辑学会批判性思维委员会首批会员

曾任: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 | 高级项目经理

曾任:北京一研为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| 创始人、首席专家

擅长领域:系统思维、创新思维、结构化思维、批判性思维、金字塔、沟通协作、职场工具落地、管理技能提升……

50万册图书销量:出版图书《逻辑思维指南》《写作方法精要》,独创思维工具500套,销量超50万册,并成为多企业/高校必读图书书目;

10万学员赋能:研发《跨越式创新与增长》《结构化思维》《系统思维》等思维课程,梳理研发超200模型工具,为北大、北航、南开、川大等高校MBA、EMBA学员讲授多样课程,累计赋能学员超10万人;

 

实战经验:

郑老师十余年来专注于思维技术类课程的研发与落地业,在思维开发、提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,常年为高校、银行、企业等讲授思维类课程,在系统思维、创新思维等领域形成了原创独特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方法。各项课程广受学员好评,满意度达到98%,被教育部、高教社、中国逻辑学会等单位邀请担任研究顾问或特邀作者,在思维培训领域形成了丰富的学术产出和实践经验。


查看老师详情
课程内容


课程大纲


第一讲:系统思维篇——构建全局视角,升级思维方式

一、系统思考的原理价值

1. 系统VS系统思维

2. 系统的3个特征

——深入性、全面性、关联性

3. 系统思考的3个核心思想

1)从整体看局部

2)从关联看孤立

3)从本质看现象

4. 系统思考的5个常见应用场景

1)解决问题:从全局视角绘制问题关键图谱,挖掘隐藏因果链条

工具:因果回路图(Causal Loop Diagram)、鱼骨图、系统基模分析表

案例:某制造企业通过因果回路图,最终通过优化维护流程与培训体系解决问题

2)激发创新:跳出传统思维定式、要素重组与模式重构

工具:思维导图(Mind Mapping)、TRIZ 创新方法

案例:某互联网公司运用思维导图,推出“社交电商”新模式

3)科学决策:综合分析多重因素相互作用,模拟多重方案与预判潜在要素

工具:决策树分析、SWOT矩阵

案例:某新能源企业使用决策树模型和SWOT分析模型,优化投资方案

4)团队协作:明确个岗位定位与协作关系,促进信息共享

工具:RACI矩阵、流程图、组织关系图

案例:某项目团队通过RACI矩阵明确职责,利用流程图优化协作流程,解决沟通不畅问题

5)突破增长:识别关键要素,优化流程、整合资源、开拓市场

工具:价值链分析、波特五力模型、蓝海战略画布

案例:某餐饮品牌运用价值链分析,优化采购、加工、配送等环节,结合蓝海战略画布创新服务模式,实现市场份额增长

课堂练习:绘制因果回路图初体验——分组绘制因果回路图,识别关键因果链条

二、系统思维的方法体系

1. 系统思维的五大结构

1)递进结构:由表及里、逐层深入

2)并列结构:平行排列,分类拆解

3)网格结构:交叉构建,多维评估

4)交叠结构:要素交织,洞察联动

5)环形结构:闭环循环,动态平衡

2. 系统思维的三大方法

1)寻底:刨根问底(第一性原理)

——底层逻辑,什么是立身之本?→核心竞争力

案例:马斯克运用第一性原理,将电动汽车电池成本拆解至原材料价格,通过自主研发电池组,大幅降低制造成本,重塑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力

2)寻边:开枝散叶(发散性思维)

——边界原则,什么做,什么不做→两者中间就是边界

案例:迪士尼在发展主题乐园业务时,通过评估品牌影响力、运营能力等,确定周边衍生品开发、影视IP联动的合理边界,避免过度扩张

3)寻顶:纲举目张(驱动性因素)

——顶层设计,如何拉动增长?→识别核心要素,找到增长杠杆

案例:美团通过市场分析,确定增长核心驱动因素,成为本地生活服务头部平台。

3. 系统思维的3个主要模型

1)推动增长模型

要点:梳理内外部资源、市场趋势、竞争格局等要素间的动态关联,挖掘增长杠杆点

案例:某新兴茶饮品牌运用该模型,成功打开年轻消费市场,实现销售额快速增长

2)解决问题模型

要点:抛弃表象,构建问题要素的因果网络

案例:某电商平台出现用户流失率上升问题,通过该模型构建因果网络,发现用户流失因素关联,优化物流合作、升级客服系统、加强商品质量管控,有效降低了用户流失率

3)科学决策模型

要点:整合多维信息,分析决策变量,模拟决策过程

案例:某手机厂商推出新机型,运用科学决策模型,最终确定切入市场方案,成功抢占市场份额,提升品牌竞争力

课堂练习:用SWOT 矩阵分析企业战略——给定虚拟企业背景,要求学员用SWOT矩阵分析其战略方向

 

第二讲:工具方法篇——解析高效工具,掌握实用方法

工具一:思维导图-“清晰的地图”

1. 思维导图的3个作用

1)将碎片化想法结构化呈现,提升信息整合效率

2)通过层级化展示,快速梳理复杂思路

3)激发创意灵感,辅助多角度思考问题

2. 思维导图的3个主要工具及应用

1)树状图:问题拆解、逻辑分层-企业组织架构梳理、项目任务分解

2)鱼骨图(因果图):根因分析-生产质量问题溯源、服务投诉原因诊断

3)概念图:创意发散-产品功能创新构思、营销方案头脑风暴

4)时间轴导图:流程规划-项目进度安排、历史事件脉络梳理

典型案例:某营销团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推广思路,快速形成完整且具创意的推广方案

课堂练习:根因分析实战——以“客户投诉率上升”为例,用鱼骨图分组分析可能原因

工具二:因果循环图-“透视镜”

1. 因果循环图的3个作用

1)跳出问题表象,挖掘深层因果链条与反馈机制

2)精准识别增强回路与调节回路,把握系统动态规律

3)定位解决问题的核心杠杆点,避免治标不治本

2. 因果循环图的3个主要工具及应用

1)增强回路图:识别良性/恶性循环

2)调节回路图:分析系统平衡机制调节过程

3)多重因果链图:复杂系统分析

典型案例:分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时,绘制因果循环图发现恶性循环的增强回路

工具三:SWOT分析-“战略仪表盘”

1. SWOT分析的3个作用

1)全面扫描内外部环境,明确企业定位

2)识别发展机遇与潜在风险,规避决策盲区

3)辅助制定差异化战略,提升竞争优势

2. SWOT分析的3个工具及应用

1)SWOT矩阵表:企业战略规划

2)SWOT交叉分析模型:策略匹配

3)SWOT优先级矩阵:资源分配

典型案例:某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SWOT分析推出高性能电池车型

工具四:PDCA循环-“改进引擎”

1. PDCA循环的3个作用

1)构建持续改进闭环,确保目标有效达成

2)通过数据反馈迭代优化,提升执行效率

3)形成标准化流程,降低重复性问题发生率

2. PDCA循环的3个表格及应用

1. PDCA四阶段表:流程优化-生产流程改进、服务流程标准化

2. PDCA改进计划表:项目管理-研发项目进度控制、活动执行优化

3. PDCA检查表:质量管控-产品质量检验、服务标准核查  

典型案例:某餐饮企业为提升顾客满意度,运用PDCA循环逐步提升菜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

工具五:5why法-“深挖问题根源”

1. 5why法的3个作用

1)穿透问题表象,直达根本原因,避免重复发生

2)培养逻辑思维能力,提升问题分析深度

3)聚焦核心解决方案,提高资源投入精准度

2. 5why法的3种具体方法及应用

1. 单线程追问法:简单问题分析

2. 多维度追问法:复杂问题

3. 团队共创追问法:团队研讨场景

典型案例:某汽车装配线出现零件安装错误问题,最终找到问题使同类错误发生率下降90%

单元练习:5Why法层层追问训练——学员用单线程或多维度追问法挖掘根本原因。

 

【综合应用案例】

全景应用案例1:某企业新产品开发中的系统思考应用

案例背景:某消费电子企业推出智能穿戴设备,面临技术整合复杂、用户需求模糊、竞品迭代快等挑战

工具应用:思维导图、因果循环图、SWOT分析

全景应用案例2:某企业客户流失预警的系统思考应用

案例背景:某互联网服务平台客户流失率持续攀升,表面原因多样,需挖掘深层逻辑

工具应用:鱼骨图、5why法、因果循环图、SWOT分析

全景应用案例3:某零售企业促销活动效果提升中的系统思考应用

案例背景:某连锁零售企业策划季度促销活动,面临投入产出比低、用户参与度不足、库存调配混乱等问题,各环节关联性强,需系统性解决

工具应用:SWOT分析、因果循环图、思维导图、5Why法、PDCA循环

全景应用案例4:某教育机构线上转型中的系统思考应用

案例背景:某传统线下教育机构受疫情冲击,亟需向线上转型,但面临技术适配难、教师授课方式不适应、学生留存率低等问题,转型涉及多环节协同。

工具应用:SWOT分析、因果循环图、思维导图、5Why法、过PDCA循环

全景应用案例5:某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优化中的系统思考应用

案例背景:某连锁餐饮企业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负面舆情,暴露出供应链管控、后厨操作、员工培训等多环节漏洞,需系统性重建管理体系。

工具应用:SWOT分析、因果循环图、思维导图、5Why法、PDCA循环

课堂练习:系统工具组合应用——从5个全景案例中任选其一,小组协作运用多种工具设计解决方案

 

【现场演练】

1. 分组实战演练

1)学员分组: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,每组5-6人

2)小组讨论:各小组运用所学的系统思考工具和方法,对模拟场景进行分析

3)小组汇报:各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,展示问题分析过程和解决方案

2. 演练点评与课程总结

1)教师点评:教师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,肯定优点,指出不足

2)学员交流:学员之间交流分享,互相借鉴

3)总结归纳:回顾本课程的系统思考知识和工具方法

3. 课后作业与延伸学习

1)深入学习:深度阅读推荐

2)学习报告:课程内容总结

3)实践方案:形成解决方案

4. 互动答疑:Q&A环节—学员与讲师交流(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)


返回上一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