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大纲
模块一:【认知提升】重识LLM时代的软件研发新范式
核心目标:颠覆传统认知,建立对软件工程3.0时代研发范式、核心理念、角色演变及流程变革的系统性理解。
a.从1.0到3.0:软件工程的范式演进与LLM的颠覆性力量
回顾:瀑布、敏捷、DevOps的核心思想与时代局限。
洞察:为何LLM是驱动软件工程3.0的关键引擎?
解读SE3.0核心理念: SaaM (软件即模型)、模型驱动研发、人机交互智能。
b.讨论:当前团队/企业对LLM应用于研发的认知现状、期望与顾虑。
c.LLM重塑研发全局:范式、角色与流程的深刻变革
研发范式之变:从“人主导、工具辅助”到“人机协同、AI赋能”。
角色之变:研发人员角色在减少,智能体角色在增加。
研发流程之变:LLM如何渗透并优化软件研发生命周期
d.分组研讨:在SE3.0时代,我/我的团队角色最可能发生怎样的转变?如何主动适应?
e.案例解析:结合《软件工程3.0》中提及的案例,探讨其在认知层面如何拥抱变革。
模块二:【能力构建】驾驭LLM赋能软件研发的核心技能
核心目标:掌握在软件工程场景下,与LLM高效协作、激发其潜能的核心技术能力,特别是提示工程、RAG和AI智能体的应用。
a.软件工程师的“魔法棒”:精通提示工程 (Prompt Engineering)
理论:提示的基本原则、要素、框架、高级技巧。
软件工程场景特化:针对代码生成/解释/重构、测试用例设计、需求分析等提示词设计模式。
案例解析:优秀与糟糕的软件工程提示词对比分析,如何通过迭代优化提示效果。
b.让LLM“懂你”的专业知识:检索增强生成 (RAG) 技术
理论:RAG的核心原理、架构组件。
应用场景:如何利用RAG让LLM基于企业私有代码库、API文档、技术规范进行问答和内容生成。
案例解析:一个简化版RAG系统(如基于本地文档的问答机器人)的构建思路与效果。
c.智能体初探:AI Agent在软件研发中的应用
理论:AI Agent(如SW-Agent)的概念、分类及在自动化研发任务中的潜力。
案例解析:如何通过多智能体协作完成跨项目文件的缺陷修复。
d.实操练习:针对给定的软件工程任务,设计并迭代优化提示词,对比不同提示的效果
e.实操练习:选择一个RAG应用场景或一个简单的AI Agent辅助任务,进行概念设计和伪代码/流程图的初步构建
f.成果展示与点评、小结
模块三:【技术实践】LLM在SDLC的价值挖掘与落地
核心目标:深入探索LLM在需求、设计、编程、测试等关键环节的具体应用方法、高价值场景、优秀实践以及常见问题与有效对策。
a.需求工程智能化:LLM辅助用户故事生成、需求澄清、验收标准提取。
b.AI辅助设计与架构:LLM辅助设计模式选择、架构设计、类的设计、API接口设计、UI设计及其代码生成、技术选型建议等。
c.编程效能革命:LLM辅助代码生成/补全、代码解释/重构、代码评审、Bug初步定位等。
d.测试与质量保障革新:LLM辅助测试用例/脚本生成、测试数据构造、缺陷报告分析。
e.案例深度解析:选取1-2个覆盖多环节的综合应用案例,剖析其成功经验与遇到的挑战。
f.分组讨论:针对特定研发环节(各组可选不同环节),讨论:
当前环节引入LLM的最大痛点是什么?
最有潜力的1-2个应用场景是什么?
预想会遇到哪些具体问题?初步的应对思路是什么?
成果展示与跨组经验分享。
模块四:【未来展望】打造可持续的智能软件工程能力
核心目标:着眼长远,探讨如何构建企业级智能研发知识体系,培育AI原生文化与人才,并把握软件工程3.0的未来发展趋势。
a.知识工程再进化:构建企业级研发“最强大脑”
从隐性知识到显性资产:利用LLM辅助构建和索引代码库、API文档、设计文档、缺陷解决方案等企业研发知识图谱。
多模态知识融合:整合文本、代码、图像(如UI截图、架构图)等多种研发数据。
驱动智能体进化:基于企业知识库训练更“懂行”的AI研发助手。
b.组织文化与人才培养:拥抱AI原生研发时代
文化重塑:营造鼓励实验、拥抱变革、人机协作的创新氛围。
人才战略:识别、培养既懂软件工程又懂AI的复合型人才;定义新岗位与能力模型。
评估与激励:构建适应人机协同模式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。
c.软件工程3.0的未来图景与伦理考量
趋势展望:多智能体自主协作、自适应与自进化软件、AI在软件工程中的终极形态。
伦理与治理:数据隐私、算法偏见、责任界定等在AI辅助研发中的挑战与应对。
d.分组研讨:为了构建可持续的智能软件工程能力,我们组织当前最需要在哪方面(知识工程、文化、人才)做出改变?
e.行动规划:制定“加速在团队/项目中应用LLM的阶段性目标和行动计划”
分享与总结,课程回顾与展望。